前几天转过一篇文章,说今年金融行业求职非常糟糕,据不完全统计,2018年三季度,金融行业整体招聘职位需求下降46%,基金/证券/期货/投资行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下降50%,在金融子行业中降幅最大,而银行、信托等其它子类的招聘需求三季度同比分别减少17%和38%。对金融企业来说,券商和基金无疑是两大热点。我们先来看看券商。Wind数据显示,2018年共有105只新股上市,募集资金总额达1378.15亿元。而2017年共有438只新股上市,募集资金总额达到2301.09亿元。2018年的新股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总额都有了明显的下降,同比分别减少76.03%、40.11%。再来看看基金,2018年上证指数下跌24.59%,排名前三名基金的收益率分别是 4.04%,-0.68%和-0.81%。券商投行业务量和基金收益率都大幅下降,人才需求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

 

上面的这些数据,自然会传导到就业市场,特别是2019年毕业,现在正在找工作的学生来说,无疑感到一阵又一阵的凉凉。经理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,希望在大家的内心中划亮一根火柴,哪怕带来瞬间的温暖,更好的迎接春天。

 

经理2001年秋季赴香港科技大学读MBA,毕业时间为2003年1月。当时的宏观经济也好,还是个人运气也好,都觉得有点背。本来2001年之前,学校有大量的港府资助,因此学校里提供了大量的助教机会,几乎所有的MBA学生,只要愿意,都可以找到一份助教的工作,薪水足以覆盖日常生活费用。可就是从2001年秋季开始,学校经费大幅减少,自然助教的机会也就没有了。虽然当时的MBA学费不是很高,一共是15万港币,还给内地学生提供了5万的奖学金,相当于学费一共是10万港币,当然,这些年来,MBA学费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,涨幅能和房价相媲美的。学费10万,生活住宿费,笔记本,包括去加拿大交换的一个学期的机票和生活费,下来也将近20万元。可能现在20万对大多数工作了3-4年的同学来说,都不算一个太高的金额,可当时经理工作的月薪大概是4000-5000元,一年能攒2万元就算不错了。因此,在学校读书的时候,真的是很少买教材,绝大部分教材都是从图书馆里面借来看的;虽然在香港有一年的时间,外出的时间非常少,记得唯一去的景点,就是圣诞节的时候,集体活动到兰桂坊聚餐。在选择交换学校的时候,选择的是生活费用成本较低的加拿大多伦多,而且租的公寓是最小面积的,真是下床就可以推门出去的那种。说到这里,就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经验,就是在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,要严格控制预算支出。

 

严格控制预算支出,当然是有利有弊。最大的弊端是社交活动减少,MBA这么高端的项目,同学资源的建立就是要通过社交活动来积累,不然一年读下来,班里面如果100多人,可能最后还有不认识的人。虽然当时MBA只有一个班,而且不到40人,除了作业要和本组的同学经常交流以外,花在和其他同学交流上的时间不是很多,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了,或是就是到操场跑步了。香港科技大学临海而建,操场也是海景操场,景色一流。说到这里,还忘记说,经理是从2001年到香港以后才知道有CFA考试,好在财务分析的成绩不错,教授有3个奖学金名额,因此报名CFA一级考试的时候,免除了登记费用的几百美元。所以,2002年6月份通过了CFA一级考试。回过头来想想,如果再没有预算约束的情况下,再读一次MBA会怎么样呢?可能大部分时间还是会在图书馆里吧,少部分时间可能会更有色彩一些吧。但是,读书期间,不论什么CFA,CVA还是CPA,能考的就都考了,这个和预算没有关系。而且,在学习期间,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,这也算是分享的第二点吧。

 

回到找工作的重点。毕业时间是2003年1月,找工作其实从2002年的暑期实习就开始了。如果在毕业前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暑期实习,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毕业的时候留下来。其实2002年的经济形势就不是很好,和现在有点类似,香港的券商裁员,经济下行。本来摩根斯坦利和学校的合作关系,每年暑期都会提供几个实习机会,经理和另外一个香港同学还有幸进入了第二轮,但可惜最终一个都没有录取。那个香港同学毕业以后的几个月进入了麦肯锡,现在是香港某大投行的MD了。虽然形势不是很好,学校还是提供了比较多的机会,还记得去了一家意大利的银行面试,专门来做利率的衍生品交易,当时还是觉得过于复杂,自己主动放弃了。

 

到了冬季,也到了求职的高峰季。经济形势依然不乐观,比这个还糟糕的情况发生了,那就是SARS(非典)。从2002年11月确认第一例病例后,其实很快就传到了香港,只是开始大家还么有意识到严重性。但是很快,随着病情爆发,人们陷入恐慌,不要说招聘,连面试都停止了,一直持续到2003年的6月份,事情才逐渐恢复。因此,对于我们这一届的学生来说,特别是香港本地的同学,本来有很大的优势,但基本上都是毕业6个月以后才逐渐找到的工作开始上班。但是,下一届的学生赶上了经济复苏,几乎每个人在毕业之前都拿到了几个Offer,真是时也,命也。

 

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如何考虑求职?首先,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或是职业方向,越是年龄大的MBA或研究生越是如此,毕竟本科生毕业还比较年轻,行业选错了,以后还可以重新来过,机会成本相对较低。因此,在确定职业目标的情况下,列出最理想的公司,然后逐渐降级,同职业方向,先是大公司,然后是小公司。或是不能一步到位,看看是否有间接的工作职位。比如说本科生想去四大,四大进不去,可不可以考虑八大,八大再进不去,是不是可以考虑32大。一般在事务所工作几年,都会再去读一个MBA,然后进入投资岗位或财务岗位。再例如,有人想去投行,大投行不行,小投行是否可以,投行都不行,那是否可以去实业公司做投资并购的岗位。所以,这也是要分享的第三点,无论经济怎么样,职业方向目标要明确。

 

经理当时的选择是回到了北京,到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,从事投资分析工作。刚开始的薪酬,可能说出来大家也不信。读MBA之前,月薪是4000-5000了,读完MBA之后,第一个月拿到的实习期工资是2000多,转正之后才6000多。所以,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薪酬期望也不要太高,那些考完CFA或读完MBA就百万年薪的,真的不是适合所有人,所以我们那一届,很多学生都不好意思参与MBA毕业后薪酬调查,怕给学校拉后腿。当时为什么选这家公司,其实思想很单纯,感觉当时这是国有资产改革大潮,隐约觉得或许有机会浑水摸鱼呢?其实,这家公司管理非常规范,国有企业等级制度森严,根本没有啥灰色空间。但也许是傻人有傻福,这家公司下面有房地产板块,房地产公司开发了一个小区,可以按注册资本金额,给股东提供几套房子,以内部价购买。这个小区在西二旗,2005年来说,北京人都是不屑一顾的,领导大多数又有房子,所以就决定把机会给普通员工了。经理虽然去的时间不长,但是在没有房子的人里面,算是时间比较长的了,于是就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。傻有傻福的第二个意思是,很多事情选择太多就是很大的烦恼,比如买房这种事情,要是自己在市场上选,可能在哪里买,要做很多工作,才能最后决定。可是,公司提供了机会,楼层和门号抽签决定,是不是省去了很多烦恼。说起来也有些感慨,这家公司后来又开发了别墅,单价1万每平米,结果卖不去,内部认购都有奖励,可惜没人买,还差点因为卖不去,当雷给爆了;后来还有房子,也差不多是1万,还是有人没买,觉得房价贵,可能那时候确实是低谷,按现在来说,这些房价都已经涨了8-9倍了。

 

2007年的时候,从这家国企跳槽到了外企。通常情况下,工资涨幅也要看上一家公司的薪酬水平,一般不会太高,但经理据理力争,把房子这些隐性福利都加了上去,所以跳槽到外企的时候,薪酬翻了一倍。但天有不测风云,大家都知道2008年的金融危机,这家外企的股东是美资,危机的时候,别说发展,都考虑砸锅卖铁把资金转回美国了。所以,2008年,人生第一次遇到了公司裁员,毕竟国企是不会裁员的。经理所在的北京办公室裁掉了一个薪酬最高的。虽然度过了经济危机,但总是觉得有些担心真的裁到自己头上的时候,应该如何办?加上公司停止新业务收购,其实每天也没啥事情,说回到CFA考试,2006年通过了三级,所以空闲的时候,从2009年开始,就开始做CFA的兼职讲师了。说到这里,后事如何,又可以写一万字了,直接又关联到眼下的又一人生选择。

 

越说越偏了,还是总结一下,如何熬过寒冬这个主题。第一,熬就要有熬的样子,人生总会经历几次低谷,根据收入水平,严格进行预算支出,始终保持乐观 精神,苦中作乐,坚持到春天的到来;第二,求职的时候,尽量明确自己的职业主线,不要偏离这个主线,因为任何一次变轨,都意味着重新开始;起始的薪酬并不重要,重要是自己选择的行业和工作经验的积累;第三,有时间的时候,就多学习,经济低潮时,学习成本最低,该考的有用的证书就尽量考完,CVA,CPA,CFA,是经理给大家推荐的顺序,同时考2个或3个,看个人能力。第四,工作越好,环境越是舒适,更要不时的假想自己如果重新进入市场,会有什么选择。

 

 

最后,祝大家2019年新年快乐,所有人都可以迎来自己的春天!